“我還沒去過呢,就被央視給毀了!”——此情此景,連綿不絕,連奇幻作家@蕭如瑟都忍不住大發感慨:“看了一圈,氣氛宛如幼兒園的孩子們聽說迪斯尼樂園被強拆了!
“東莞挺!今夜,我們都是東莞人!”
“多一次轉發就多一份希望,讓我們肩并肩,手挽手,一起堅守我們夢開始的地方!”

央視曝光東莞小姐“裸舞”選秀。
……
這樣熟悉而激昂的句式,是不是讓你立馬想起了汶川、雅安,想起了催人淚下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因此,絕不能責怪那些真的以為東莞遭遇重大自然災害的人們太過“天真”。你看,連@中國地震臺網速報都一頭冷汗:“這怎么像發生了大地震似的”。
何況,確實有那么一則流傳八方的標語,赫然寫著“東莞發生三級地震”——只不過有人把 “三級”兩個字涂上紅色。
“三級”的另一層含義,成年人基本都懂。心領神會的@貓撲,就為這則“地震”通報添加了更進一步的人生風險指南:“如果你村里的小芳今天告訴你,她不出去打工了,愿意嫁給你,千萬不要答應她 !—— 火車站突然很多女孩子到退票窗口辦理退票,不是天氣不好,是東莞回不去了!
是的,在還沒怎么習慣于恢復正常上班節奏的正月初十,億萬中國人(主要是男人)的春節假期綜合征一掃而空,他們在互聯網上拍案而起、奔走相告、嬉笑怒罵,都是因為央視這一天午前播出的《屢掃不絕的東莞“黃流”》。在長達近25分鐘、以暗訪拍攝為主的這段新聞視頻中,央視記者在東莞巡查五鎮,指認“KTV里跳艷舞,色情服務明目張膽”、“酒店不住宿,名為‘選秀’實為賣淫”、“五星級酒店里‘裸舞選秀’,小姐明碼標價”、“20多項色情‘莞式服務’,淫穢竟成商家競爭特色”,并聲稱兩次打110舉報色情交易均未無人出警。在多輪滾動播出后,晚間,央視又動用《焦點訪談》,摘要揭批《管不住的“莞式服務”》。
應當說,東莞早有“中國性都”之名,雖然當地市長曾經在去年面對《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公開拒認這一名號,但“莞式服務36式”、“一條龍ISO標準”早已聞名大江南北,并如同黃埔軍校一般成為中國各地色情服務業的效仿標桿,香港導演2012年所拍電影《一路向西》即是描述這個香港人北上買春的圣地,央視報道中亦以百度搜索結果為證,強調這個城市的“黃流”早已通過網絡流出東莞。
響應人民群眾的需求,各大門戶均將這段央視報道置于首頁,移動客戶端也是著力推薦展示。層出不窮的段子,一時間潮涌不絕、高潮不斷,硬生生地將“東莞挺住”頂上了微博熱門話題榜。
“我還沒去過呢,就被央視給毀了!”——此情此景,連綿不絕,連奇幻作家@蕭如瑟都忍不住大發感慨:“看了一圈,氣氛宛如幼兒園的孩子們聽說迪斯尼樂園被強拆了!
由于代表東莞市新聞辦的@莞香花開在央視曝光當天下午曾經說出一句“東莞下了場不小的雨”,@財經網圍觀轉發之際,加以延展——“東莞的雨,不停地下,澆濕了地面;你是否還能找到,回賓館的路...”。
諄諄教誨的敬一丹大姐所召喚的“輿論的譴責”,第一時間就在社交媒體上得到了爆發式的響應——然而,被活躍發言者集中譴責的對象并非賣淫嫖娼、色情服務這等“見不得光的不法行為”,反而成了擔當掃黃打黑輿論監督先鋒的央視。
同樣當過記者,@鐘二毛也來給央視上課:“這個報道的落腳點,央視記者放在應該在‘為什么’、‘怎么辦’上,絕對不是‘什么’、‘如何’。甚至,報道要想更國際化一點,高大上一點,則應該把落腳點放在‘人’上,技師的故事、買春者的故事、執法者的故事。人的困境、制度的困境、城市發展的困境。兄弟,這都是普利策新聞獎的題材啊,可惜了!
將“莞”拆為“艸”和“完”、再加上CCTV標記的說文解字,也是脫穎而出、一夜風行。并且,身在廣東的南方都市報評論部就是在微博中配上這幅拆字圖,敲響子夜晚鐘:“東莞挺!輿論對央視暗訪東莞色情業的揶揄和反彈,不僅是對報道本身的不滿,更是對權力僭越要管住公民下半身的恐懼的本能反應。媒體不是不能報道色情業,這個原始行業是否仍存在暴力血淚、娼妓們的生存狀態,及其屢禁不止背后的權力庇護,更需要媒體關注。只有真相,東莞小姐才能真正不哭!
但是,@南都評論的基調,各路公知很不認同。 @千鈞客即有針鋒相對之論“色情業代表不了東莞,正如@南都評論已無法代表廣東一樣。賣淫嫖娼在中國屬違法行為,南都稱曝光系權力僭越,只能說明法盲一窩。東莞色情業是否存在暴力血淚及權力庇護,恰恰要問承擔監督責任的南都是否失察或參與其中。
認證身份為陜西衛視北京基地項目負責人的@張根清,更是向那些將“小姐”視作弱勢群體的關懷者潑上一盆涼水:“從東莞曝光的價格來看,一次平均900,去掉老板抽成,大概一次賺400,一天如果最低三撥客人,大概一個晚上1200元,包吃包住,去掉每個月例假影響生意,一個月收入大概30000元,高端一些的小姐大概一個月收入十萬元,確實屬于弱勢群體,值得高收入的各位同情,支持,捧場!
@宋氏石男則不僅指責“央視對被逮小姐不打馬賽克,對領班卻打,對老板則無出鏡。真是夠勢利”,這還只是開始:“央視節目播出不久,新華時評立即跟進。相信這幾天還會有更多后續新聞及媒體跟進!
專欄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