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強制購物只是普通消費者的待遇,不料,近日,云南省副省長的遭遇竟與一般游客別無二致。
據《人民日報》報道,春節前,云南省副省長陳舜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參團旅游,所見所聞讓他深受刺激。在一家旅游購物商店,游客享受到“一對一”服務。說白了,所謂“一對一”就是人盯人,游客購物達不到一定金額,甭想走出店門!皥F里有老有小的,這種事商家也干得出!”
其實,這種事商家當然干得出,也一直在干。只不過,在沒有切身體會之前,副省長缺乏直觀的感受而已。抹掉了身份、頭銜的副省長,混雜在旅游團里,也就是一個普通游客,享受人盯人購物服務,一點也不奇怪。這表明,云南省旅游秩序的混亂,并不是幾只蒼蠅偶爾盯盯“有縫雞蛋”的小概率事件,而已成為常態化的現象。
無論是一再發生的麗江“游客被打”事件,還是副省長親身體驗的強迫消費,都不完全是個別、孤立的事件。他們都對應著更為豐富、復雜的現實環境,是一個“類型化”的問題。何況,對于管理者而言的“極個別”,一旦放置到某些具體的游客身上,則意味著實實在在的“災難”。
人民網旅游315投訴平臺的最新數據顯示,在來自全國各省的旅游投訴中,云南旅游投訴率從2014年開始,已連續三年“霸占”全國榜首。僅2016年,該平臺共收到797條投訴,其中云南就有316條,占到4成。但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在投訴量劇增的情況下,云南省2016年一季度投訴回復率竟然為0。
這樣一組數據,照見的是當地旅游環境由來已久、盤根錯節的亂象,以及管理者讓人難以置信的傲慢。
難怪云南省長阮成發在2月10日召開的云南省政府常務會議上怒問:“有些購物店之所以那么囂張,為什么就關不掉呢?背后有人吧!”可見,現象出在購物店、出在景區,根子仍在于地方政府部門的履職態度與治理決心。
當一個地方的經濟高度依賴旅游,當每個向往“彩云之南”美景的客人首先被視為“魚腩”,當諸多部門、官員都深涉旅游利益鏈條難以自清,當一個副省長一旦失去身份的庇護就會遭到強購,則云南旅游的救贖之路注定會變得異常艱難。
而無論多么艱難,也應該狠狠整治了。切斷旅行社、購物店和導游、司機之間的灰色利益鏈條,解決行業的深層次痼疾,不能再推、拖、等、磨了。
我來說兩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