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rtjtl"><form id="rtjtl"><track id="rtjtl"></track></form></form>

              
              

                      搜狐評論-搜狐網站> 國際評論
                      國內 | 國際 | 社會 | 軍事 | 評論

                      習近平撐全球化 英首相要硬脫歐:全球化是與非

                      來源:快評社 作者:熊文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習近平撐全球化 英首相要硬脫歐:全球化的是與非

                        文丨熊文

                        1月17日,在歐洲,幾乎是同一時間兩場重要的講話,預示著未來世界經濟的“路線之爭”。首先開場的是在瑞士達沃斯小鎮,格林威治時間上午10時許,北京時間18時,首次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主題非常明確“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力撐全球化。而緊接著的是在英國倫敦,格林威治時間上午11時左右,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發表講話宣布英國準備“硬脫歐”,毅然決然地準備放棄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聯盟成員國身份。

                        1949年后的中國曾經歷過一段封閉僵化,閉關鎖國的時期,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中國與世界相隔絕,貧窮落后是這一時期中國經濟的主要形容詞。改革開放之后,中國主動融入世界,加入世界經濟的主軌道,用世界通行的經濟規則發展經濟。三十多年以來的發展成果證明,這條道路走對了。如今的中國就是世界經濟全球化路線最佳的典范。

                        從歷史來看,是英國開啟了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步伐,如今許多還在使用的經濟規則也是日不落帝國的遺產。二戰讓英國成為了二流國家,殖民時代的終結讓英國不再享有穩定的市場和便宜的原材料基地,世界經濟擁有了新的運行邏輯,全球化也進入了區域化的時代,歐共體應運而生,這既是歐陸國家追尋和平的夢想之路,也是經濟區域化的激進嘗試。歐共體的也成為了英國重回一流的重要機會,在經歷了戴高樂的多次否決之后,英國終于在1973年,加入歐共體。3年后中國文革結束,開始改革開放。

                        從歐共體到歐盟,歐洲人開始從經濟一體化嘗試政治一體化,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政治試驗,成功則會出現一個超國家實體的新歐洲,失敗可能就是歐盟的分崩離析。歐盟似乎也朝失敗的方向發展,除了英國這樣本身就對歐洲帶有懷疑態度的國家出現離歐傾向,甚至歐共體最初六國當中的法、荷也出現了脫歐的聲音。

                        全球化的發展,歐盟可謂是目前的一個巔峰狀態,人口、資本的自由流動,使用單一貨幣(英國不在歐元區),打破國界之間的差別。然而不管是全球化還是區域化,一個根本的利益分配問題得不到解決,全球化和區域化做大的只是經濟蛋糕,但這并不代表分蛋糕會公平。實際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資本是獲利最大一方,而勞動力更多的是受損的一方,特別是經濟發達國家的勞動力人口。

                        當經濟發展向上的時候,發達國家還可以用社會福利彌補本國勞動人口在全球化過程當中的損失,然而當經濟發展不好的時候,福利政策是無法維系的;氐接,盡管歐盟的人口是自由流動的,歐盟內的勞動力可以到勞動力成本最高的地方去尋求更高收入,然而事實是,由于語言和技能的差別,更多的是低收入國家的低端勞動力涌入了高收入國家,他們搶奪的同樣是這些高收入國家內的低收入群體的工作,而且還因為競爭者的增加,勞動力成本進一步下降,所以全球化受損最直接的就是勞動群體,也就是中國通常所說的無產階級。

                        但是在政治運行規則中,這些來自他國的勞動力并沒有投票權,英國也就是這樣,給歐盟投下了“不信任票”。雖然資本擁抱全球化,但在政治當中,一個資本家與一個無產階級的投票權是相同的。既然勞動群體沒有得到更多的好處,為什么還有留在這個讓自己受損的規則體系當中呢。美國人選出特朗普也是同樣的邏輯,為什么要將自己的工作白白送給那些不知道在哪的國家的人呢。

                        英國的脫歐與美國的大選,否認的并非是全球化這一發展多年的世界經濟運動邏輯,而是全球化始終未能解決的利益分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的是一個國家實體來完成的。在世界之上沒有一個超國家實體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收縮與保守就成為這些國家必然的選擇。

                        但是中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卻不這樣想。盡管中國的經濟發展也面臨分配不公的問題,但是相較于分蛋糕,中國目前面臨的大問題還是做大蛋糕。在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貿易、消費和投資當中,投資和貿易都依賴全球化的推進,在消費無法成為拉動GDP的主要方式之前,中國不能放棄全球化。

                        同樣的道理,其他發展中國家需要的是資本,需要的是蛋糕,連蛋糕都沒有的國家,再公平的分配方式都是空中樓閣。發達國家對全球化說不,資本回流,影響的自然是這些國家的發展。

                        在世界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英國選擇了一條自我收縮,關門謝客的路線,而中國選擇的是完善全球化的道路。哪一種道路才是世界經濟最需要的道路,這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毫無疑問,未來的世界經濟將在這兩條路線中徘徊,曾經全球化的推進者——英美要對全球化進行反思,而曾經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國則繼續高舉全球化的大旗。雖然我們不可能回到那個各自為政,以鄰為壑的蠻荒時代,但競爭只會更加激烈,這不是正與邪的較量,也不是你死我亡的斗爭,大家所選擇的只是那條適合自己,更準確的說,是適合此時此刻的自己的路線,誰知道多年以后,英國不會跟歐盟說,如果那時候歐盟還在的話,“親愛的,我又回來啦”。

                      www.sh-xingu999999.com true 快評社 http://www.sh-xingu999999.com/20170118/n479022472.shtml report 2079 文丨熊文1月17日,在歐洲,幾乎是同一時間兩場重要的講話,預示著未來世界經濟的“路線之爭”。首先開場的是在瑞士達沃斯小鎮,格林威治時間上午10時許,北京時間18
                      (責任編輯:柯錦雄 UN840)

                      相關新聞

                      相關推薦

                      我要發布

                      熱點推薦更多>>

                      搜狐社論更多>>

                      南方水災堪比18年前

                      檢討抗災路徑依賴,既不在天災中豎英雄也不忘在人禍中悲憫蒼生…[詳細]

                      我來說兩句排行榜

                      客服熱線:86-10-58511234

                      客服郵箱:kf@vip.sohu.com

                      免费欧美国产三级,国产高清久久三级_ 无码少妇综合高清,无码综合三级精品
                        <form id="rtjtl"><form id="rtjtl"><track id="rtjtl"></track></form></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