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舊交替之際看各大媒體新年獻詞,儼然成為一道風景。今年也不例外。在元旦前一兩天,就有媒體“搶跑”,率先推出了自己的新年獻詞,其他媒體也緊緊跟上。一時間,各大媒體紛紛推出自己的新年獻詞,引起了輿論的紛紛關注,刷屏了很多人很多天的朋友圈。
要說一年之中新年獻詞是媒體最重要的文章,也不盡然。最起碼微信公號“人民日報評論”發布的“2016年人民日報十大重頭文章”,就沒有新年獻詞。人們愛看新年獻詞,不僅因其文字精美,富有藝術感,更重要的是人們想從中看到媒體對上一年的總結,對下一年的展望,從中讀出這個時代的風貌,以及一些“只可意會無法言傳”的東西。
周敦頤講“文以載道”,文章最重要的是講道理。新年獻詞十分難寫,要想寫出一篇得到方方面面認可,進而引發一時洛陽紙貴的新年獻詞,是所有媒體的追求,但很少有媒體做到。眾口實在難調,今年各大媒體的新年獻詞,同樣引發了各種爭議,有的得到的批評聲還很重!坝袆t改之,無則加勉”,氣度應該有。但不管如何,應該承認,媒體盡力了。
由于各家媒體的情況不同,并不是所有媒體都推出了新年獻詞。寫有寫的理由,不寫有不寫的道理,具體怎么寫也有自己的思考,倒也不必強求。有人認為,新年獻詞高度雷同,但在我看來,所有新年獻詞都有值得一讀的地方,有些新年獻詞還很打動人心。而且,當大家覺得有些新年獻詞不過如此時,其實不妨自己寫寫。一直覺得,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寫一份屬于自己的新年獻詞。
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不只有宏大的敘事,更多的還是具體的人生。相對于媒體新年獻詞的群像鐫刻,其實每個人的人生不盡相同。那些共性的語言,哪怕再精彩,也容易淹沒個性的風采,甚至由于群體對焦會造成個體失焦。在很多時候,只有自己才對自己的人生了解。面向具體的總結和展望,對于具體的人生顯然更有意義。
王小波曾經講過,“似水流年才是一個人的一切,其余的全是片刻的歡娛和不幸”。其實,秉著一切往前走、走到更美好未來的態度,種種歡娛和不幸,都有值得總結的地方;赝^去一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得失。這一年,可能哭過鬧過,也有得過笑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樂忙,工作生活、物質精神總有許多值得回味和總結的地方。未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有一些“不足以外人道也”,總可以用心靈之筆寫出來。未必需要苦思冥想多少名言警句,能夠表達真情實感,就有最動人心的力量。
人總是活在希望中的,這世界上最悲傷的不是現世痛苦而是希望渺茫。新的一年到了,對于國家,所在城市,自己家庭,乃至自己,總有一點自己的期許,還有一點叫做計劃的東西。這是一個放飛夢想的年代,正如人們熟悉的,“中國夢是民族的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也只有每個人都夢想成真,“中國夢”才有價值。每個人都不妨記錄下自己的夢想,表達對新年的祈愿,而這是媒體新年獻詞無法做到的。
站在元旦這個時間門檻上,每個人都可以也需要一份自己的新年獻詞。特別是當我們看媒體的新年獻詞引發共鳴,或者覺得意猶未盡時,都不妨靜下心來寫一份屬于自己的新年獻詞。這份屬于自己的新年獻詞,未必需要華麗辭藻,只要能夠表情達意就行了;未必需要有多少讀者,只要對自己有所裨益就行了。這份屬于自己的新年獻詞,是對媒體新年獻詞的補充,其功能與價值也是媒體新年獻詞所不能達致的。供圖/視覺中國
我來說兩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