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洋)昨天,第四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結束各項統計工作,亮出了自己的“成績單”。自8月中旬至11月中旬,消費季共開展21000余場次文化惠民消費活動,吸引北京地區消費者7776.2萬人次參與,累計實現直接消費金額160.8億元。市民通過折扣、滿減、買贈等方式,累計享受到的惠民金額達到17.4億元。第四屆消費季無論是消費金額還是參與市民人次,都是首屆的三倍;與第三屆相比,消費人次增幅高達60.1%,消費金額增幅達到43.4%,遠超主辦方制定的年度目標。
自2013年舉辦首屆活動以來,消費季影響力逐屆提升。市文資辦主任周茂非認為,在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況下,北京文化消費在消費季的引領和推動下,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這恰好有力證明了北京文化產品和資源豐富,文化消費市場廣闊、潛力巨大。
本屆消費季圍繞“惠文化·慧生活”主題,構建五大品牌推介、六大主題板塊、十大園區協同、十六區合力的活動體系。其中增長最快的消費領域當屬“數字文化”,消費季設置的數字文化旋律板塊吸引到京東商城、當當網、掌閱IREADER、優酷、愛奇藝等文化電商參與,推出網絡游戲、網絡音樂、網絡動漫、網絡直播、線上旅游等多種在線娛樂產品,實現消費總額734635萬元。
為了適應當今消費時尚和支付方式而推出的1000萬元“惠民文化電子消費券”,大大提升了市民的文化消費熱情。根據后臺統計,1000萬元電子券已基本被市民消費完畢。明年,消費季計劃推出3000萬元至4000萬元的電子消費券,同時加大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的豐富度。
第三方評估機構零點有數公司,還通過2217份調查問卷得出,北京文化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20歲到50歲之間。七成市民覺得文化消費季的活動超過了自己的預期,他們同時期待消費季能吸納更多種類的活動,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我來說兩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