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選總統一個多月以來,特朗普團隊不斷更新內閣候選人的名單。從目前來看,特朗普內閣的首要特點是白人主導。雖然已有兩位亞裔(華裔趙小蘭出任交通部長、印裔維爾瑪將掌管醫保系統)和一位非洲裔(本·卡森醫生將任職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進入內閣,名單上其他十幾人都是白人,并且以男性為主導。
特朗普內閣的第二大特點是富豪云集。國務卿、財政部長、商務部長、勞工部長在內的諸多要職,全都是業界大亨。媒體估計,川普內閣的身價高達350億美元,是史上最昂貴的內閣團隊。
當然,這些只是外行看熱鬧。只有分析這些閣員的政治主張,才能知道特朗普想干什么。不妨先看看爭議最大的幾位候任內閣成員。
安德魯·普茲德是特朗普競選期間的金主,同時也是餐飲集團CKE的首席執行官。特朗普將任命普茲德為勞工部長。消息一傳出,民主黨和勞工團體就炸窩了。因為,普茲德堪稱勞工之敵,“很難想到還有其他人比他更不適合這份工作”。普茲德反對最低工資,反對奧巴馬醫保法案,還反對政府對餐飲行業的監管。民主黨議員聲稱,讓普茲德當勞工部長,簡直是把狐貍放進了雞窩里。
特朗普內閣引起爭議的,還有候任環保署長普魯伊特。此人是俄克拉何馬州的總檢察官。俄州是美國油氣大州,反環保勢力一直就很強盛。普魯伊特擔任本職的同時,還是一位積極的反環保主義者。普魯伊特被任命,引起了美國環保署的恐慌。普魯伊特對氣候變暖學說早有批評,特朗普則干脆斥責氣候變暖是歪理邪說,應當重新審視聯邦的環保法規。在這個組合的領導下,可以想見,未來四年,美國的環保主義勢力或受重創。
類似勞工部和環保署情形的,特朗普內閣內非常普遍。就連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首腦,特朗普也選了一位沒有相關背景的投資界人士出任。此人主張降低藥品審核標準,推動更多藥品進入市場,由市場檢驗藥品的有效性——這哪里是FDA局長該有的思路啊。
表面看來,特朗普的內閣門庭,充斥著這些奇怪人物。他們個個都是不同行業的精英領袖,鮮少參與政治,卻對政策有著鮮明見解。其實,只要知道特朗普的一貫政見,有起碼的市場常識,就不難理解特朗普想干什么。從勞工部,環保署到FDA,這些部門都聲稱,自己承擔著宏大的公共責任。實際上,這些都是美國經濟的監管部門。日益嚴苛的政府監管,已經使美國經濟日益喪失活力。委任“不同意見者”到這些部門,很大的一個考慮就是減少管制,使美國經濟恢復活力。
特朗普是一位商人,他的大部分內閣成員也都是商人,即使是職業政客,也是傾向于商人利益。政治舞臺上,我們見慣了翻臉不認人的花面政客,特朗普卻是異類。他的言論經常被翻出來“打臉”,政策卻驚人地穩定,他的內閣成員不倫不類,觀念卻基本一致。特朗普的內閣名單勢必引起反對聲浪,然而參議院通過卻沒什么問題。這些政策真正落地時,恐怕也不會像他們聲稱的那樣激進,妥協和折中不可避免,這也總比來一個管制派政府強許多。
從人事安排看,特朗普不是心血來潮,他的施政目標很清晰。在這市場觀念傾頹,大政府橫行的時代,美國很可能迎來里根時代以來最重大的一場變革。但到底是美國人之幸,還是美國之災,現在還很難說。
菁城子(資深媒體人)
我來說兩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