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快手多名主播被曝偽慈善:發錢后收回 往小孩臉上抹泥
光明網評論員:據四川媒體報道,近日,一段網上流傳的視頻,成了擊穿四川大涼山地區偽慈善志愿者群體的“穿甲彈”。視頻中,兩名男子在快手直播平臺上直播做慈善,安排涼山州某村村民站成兩排,隨后直播給村民發錢,直播結束后,這些人又從村民手中把錢拿回來。
還是在去年,有新聞報道,西安市雁塔區工會人員在給困難職工發放了1000元補助金后又“抽紅”700元,當時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怎么可以這樣沒有底線?而當看到網絡主播們的“慈善秀”時,發錢、收錢,一條龍作業,更是陷入了深深的失望。如果這樣的行為也可以稱做慈善,未免太侮辱這兩個漢字。
據主播們自供,發錢做慈善是為了“吸粉”?上,這話只說了半截!拔邸笔菫榱耸裁?還不是刷禮物、換錢!可見,這件事情從頭到尾不過是一個騙局而已。只不過,騙局的籌碼變成了大涼山里那些鶉衣百結的老農和孩子。這些老人和孩子身上的悲慘故事,被人拿來作為誘餌,在騙取了網民的愛心之后,也騙來了錢財。
那個在大涼山做“公益”的“快手黑叔”,在直播時就透露,“要靠老鐵(粉絲)刷禮物,合起來才能去做公益,到明年五月份以后可以賺兩千萬!笨梢,這樣的斂財模式,在他們的圈子里并不是什么新鮮事。而事實上,此次事發,也是因為兩撥主播因為相互嫉妒對方掙得更多,而起了內訌、而自揭家丑。
如此惡劣的吸睛騙錢行為,顯然構成了雙重的欺詐。一方面,對于大涼山的貧困群體而言,他們這樣肆無忌憚的“獻愛心”,會招致這個群體強烈的反感,甚至連帶著也會影響到他們對整個外部世界的態度。而惡意、對立情緒的傳染、生發,遠比善意來得更快,也更激烈。另一方面,主播門以煽情的道具,編織出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對于大多數網民也是一種愛心透支。而一旦很多人“對什么都不相信”了,則等于是挖掉了社會公益的根基。
在這一事件中,網絡主播當然具有主觀的惡意,只要有助于“漲粉”,任何行為都可以嘗試;只要能夠掙來錢,什么別人的感受、道德的底線、法律的約束等,均可以不再考慮范圍之內。這也表明,騙子們之所以選擇公益慈善下手,可能是這一塊質地比較柔軟,便于得手;也可能是經過了這么多年的騙來騙去,國內可騙的領域實在是不多了。
但也不能不提,當下的網絡平臺在提供生活便捷的同時,某種程度上,也為諸如直播行騙提供了極大便利,并在利益鏈條中,成為一個重要的環節。比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看到了瘋狂的刷幣送禮物,只看到粉絲數量的激增,卻看不到任何有效的監管,而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慈善也好,公益也罷,都是非常脆弱的東西,其健康發展既需要政策、法律、制度的保障,也需要公民的自覺呵護。目前,新的《慈善法》已經出臺,諸如個人不能發起公開募捐、開展慈善活動必須遵循非營利原則等等規定,也很明確。而剛剛發布、將于12月1日生效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或將有效規范并問責直播造假行為。
除此之外,還有必要提倡公民的監督責任。此番快手直播事發系由當事人互撕而曝出,而在此之前已發酵了不短時間,卻只見網友刷禮物,鮮有質疑。至于涼山州的政府與民間,此前似乎也沒有把它當回事。凡此種種,均在客觀上使得主播“偽慈善”大行其道。
我來說兩句排行榜